美国经济学教授尤里?格尼茨、约翰?李斯特合著的《隐性念头》一书指出,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隐性念头,每一个行为都是其现有认知能力下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量。从随处可见的惩罚、奖励,到存在争议的歧视、慈善,都是如斯。


隐性念头不仅存在于经济糊口领域,在教育糊口中也随处可见,假如善于挖掘并加以利用,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
我是一名高中班主任,一段时间一直被几个学生的表现所困扰:他们的成绩中等偏下,天天都在埋头做题,功课也基本能够完成,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时间,但成绩老是没有太大起色。


有时候,他们在周记本中向我埋怨:“老师,为什么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,却仍是提高不大呢?是不是我真的太笨了?”在他们的本子上写下几句苍白的安慰和鼓励的评语之后,我甚至也一度认为,“天道酬勤”是欺骗天资不足孩子的一剂高兴剂。


直到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宣布后,我与几个孩子当面深谈了几回,并同他们弱势科目的任课老师交流过几回后,才发现了题目的症结。这些学生不是天资不足,也不是没有努力,而是所做的努力一半都是无用功。


他们在做题的时候,永远在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标题题目,稍有难度的标题题目就几乎不敢尝试;温习也一样,第一遍没有学明白的知识点,第二遍、第三遍依旧跳过不予理会。


任课老师说,他们很少找老师问题目,偶然问一两次,也是听得一知半解就不再深究了。考试时,理科卷子最后一两道高难度题,一般都是直接抛却;即使写出前几步,也是毫无头绪。


我把这些学生的倾诉和任课教师的反馈结合起来思考很久,终于找到了题目的症结所在。


心理学有一个“恬静区”概念,指的是“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,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恬静”。在这个区域,每个人都会觉得放松、不乱、能够掌控、很有安全感。一旦走出这个区域,就会感到别扭、不惬意,或者不习惯。


这几个学生恰恰就是一直不敢迈出自己的恬静区,不敢踏入学习区,由于他们害怕一旦尝试失败,那种挫败感和无助感会让他们更加怀疑自己,更加没有自决心信念。但是完全抛却努力,又克服不了内心的愧疚感,于是选择了这种虚假、低效的努力来自我安慰、自我麻木,同时也蒙蔽了老师和家长。


恰是他们在“现有认知能力下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量”,既抚平了不学习的愧疚感,又让老师和家长相信他们一直在努力。


这类孩子在特别努力的表象背后,并不是对学习的强烈渴想,而是对学习的畏惧,对难题的恐惊,对万一学不会、考不好的焦急和不努力的愧疚。因此,在安慰自我,骗过师长的隐性念头之下,选择了低效的“虚假努力”。


弄清晰题目的根源之后,我把他们招集到一起,首先肯定了他们一直以来的努力,并表示绝不怀疑他们的学习能力,然后提出了一些建议。


我告诉他们:“你们在任课老师那里的存在感太弱了,课间、午休其他同学排队去问题目,却很少见到你们的影子,任课老师想给你们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都找不到机会。我想下一阶段,你们在保证听讲质量和完成功课的条件下,宁可少刷一个小时的题,也要保证天天向自己薄弱科目的老师起码提两个题目,并确保把题目彻底搞清晰。这些题目,要专门记其实一个小本本上,写清晰自己在哪里卡住了,老师讲解之后,再把整个解题过程完完整整誊写上去。我每周都会抽查两次,看你们是否能够坚持下来。”


他们欣然同意了我的建议。接下来的两周,我向任课老师了解情况,任课老师流露出一副如梦初醒又知之恨晚的表情,终于知道这几个孩子为啥学不明白了,原来有些基本概念从来就没有搞清晰,有些特别重要的公式也没有真正弄明白,难怪成绩不是上不去,就是忽高忽低。


坚持一个月之后,那些按照我的要求,天天查找题目、求助老师、解决题目的孩子,成绩有了显著晋升,在一次又一次攻坚克难的过程中,越来越有决心信念,越来越有干劲,学习状态也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变。


有的时候,学生的题目需要老师多方调查,运专心理学、教育学知识仔细分析,才能搞清晰表象背后的真正原因。找准症结所在,才能有针对性地“配方开药”,以期药到病除。这是教育的艰难之处,也是它的迷人之处。


点赞(0) 领红包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立即
投稿
宝宝
助手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