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班案例:一幅画的遐想

背景:

在主题活动《中国一家亲》的开展过程中,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谈论着自己知道的祖国的骄傲。有不少孩子都提到了国宝动物大熊猫,小意说:“我知道大熊猫是我们中国的国宝。”婷婷说:“我和妈妈在杂技表演里看到过大熊猫。”韬韬骄傲的说:“我还和大熊猫一起拍过照片呢!”接着,我根据孩子们的热点讨论,提议请大家一起来画一画祖国的国宝大熊猫。

实录:

绘画活动中,我创编了故事情景导入,讲述了发生在动物杂技团的故事:一天,动物王国里来了一个杂技团,有许多杂技演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。有小狗钻火圈,有大象踢足球,还有小猴走钢丝......最后,还有一位身穿白衣服,带着黑手套,穿这黑靴子,耳朵上套着黑耳套,连眼圈也涂得乌黑乌黑的动物出场表演了更精彩的杂技,你们知道它是谁吗?表演了什么杂技?根据老师的提示,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出了是大熊猫在表演。大家各自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,有的说大熊猫可能表演了滚球,有的说大熊猫表演的是走独木桥,也有的说大熊猫会表演骑小车等等。于是,大家带着自己的想法开始画起“大熊猫耍杂技”......

镜头一:韬韬手拿画笔并没有急着往纸上画,反而轻声地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,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开始动笔。最终,我看到了他画的大熊猫是在表演撑伞滚球的杂技。我问他:“噢!大熊猫在表演撑伞滚球的杂技,真了不起!那你刚才画画之前自言自语地说什么呢?”“我本来想画大熊猫走钢丝,可是,已经有小猴走钢丝了,大熊猫不能演人家演过的杂技,所以我在想他演什么杂技。”韬韬回答说。(原来,韬韬在作画的时候,他首先把故事情节回忆了一遍,并对杂技节目进行了选择。原本他想画简单一些的杂技表演“走钢丝”,但是由于故事当中已经说到了“走钢丝”的表演,他又想熊猫表演的是更精彩的节目,所以,他最后画的是熊猫表演“撑伞滚球”。这说明韬韬是一个肯动脑筋、能够根据故事情节来设计自己的图画。)

  镜头二:宣宣坐在韬韬同一组,她在画图的时候先看看旁边萌萌的画,又看看对面韬韬的画,迟迟不肯动手。我提醒她说:“宣宣,刚才故事里的小动物都表演了什么节目呢?你认为大熊猫表演什么节目才会更精彩好看呢?”宣宣没作声,手中握着笔托着小下巴想了又想。接着,她又看了看韬韬的画,瞄了瞄萌萌的画,终于开始动笔画了起来。不一会儿,一只可爱的大熊猫站在大皮球上滚球的杂技呈现于画纸上。“哇!宣宣画的大熊猫是站在皮球上表演的!真精彩!”这时,我看到了她脸上自豪地笑容。(宣宣由于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,所以,每每碰到要动脑筋、发挥想象力画图的时候总是东看看西看看不知道从哪里下手。而且,她的作品往往是与同伴的一模一样。今天,她画的熊猫虽然也是在表演球类杂技,但与他人的却有所不同,说明她也在动脑筋想像,力求与众不同。)

  镜头三:凡凡画好了大熊猫演杂技,已经开始设计背景图案了。他一开始画了一些五角星,并涂上了亮亮的黄色,然后,我发现他拿起黑色的蜡笔在画纸上“唰唰”的挥舞起来。“唉呀!我怎么看不清楚大熊猫在演什么杂技啦?”我很想制止他的行为,但又怕伤了他的自尊心,所以用了婉转而惊讶的口吻来问他。只见凡凡不紧不慢地说:“这是晚上呀,大熊猫在晚上表演杂技的,天很黑,还有很多的星星。”一边说着一边继续用黑色的蜡笔涂着。(原来如此,看来凡凡并没对自己画画的方法感到诧异,反而在他的认知世界里,杂技演出就是在晚上进行的,所以他会将整个画面用黑笔涂抹进行装饰。)

反思:

今天的创意画过程中,我深深感受到孩子是有一百种语言的。孩子们在故事情景的带动下,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了不同的大熊猫杂技表演——“撑伞滚球”、“踩高跷”、“跳绳”……不过,孩子们在绘画的时候,有的人磨磨蹭蹭,没有马上动笔画图;有的人总看别人的画,自己却迟迟不画;更有的孩子竟然用黑色的笔涂满整张画纸等等各种现象都有。作为教师,我没有马上给与孩子们指令性的指导,而是尽可能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,积极调动着自己的角色身份,适时在引导者、欣赏者、观察者当中进行转换,引领孩子们展开想象。(上海南门幼儿园)

点赞(0) 领红包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立即
投稿
宝宝
助手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